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UPI的故事 | 冷红:成长道路上的陪伴与见证

冷红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为庆祝《国际城市规划》创刊40周年,编辑部特别策划了增刊“我与《国际城市规划》的故事”,通过征文和邀稿等方式,我们最终收集并甄选出了55个故事。从8月19日开始,公众号推出“我与UPI的故事”连载,希望与读者们分享这40年来的珍贵点滴。

  


1980年代末在哈建工土木楼读书的时候,最喜欢去的就是三楼的资料室,那里有很多国内外的期刊杂志。资料室空间不大,总是挤满人,之所以用了“挤”这个词,是因为每张阅览桌周边常常坐满了学生,尤其是各年级学生都没有课的某些下午时段,那里确实可以称得上拥挤。那个年代还没有互联网,信息传播和获取远没有现在便利,因此,资料室成为大家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当然,现在去资料室再也看不到当年的景象了,只能用“门可罗雀”四个字形容。


那时的资料室里,大家看得比较多的是各种带有设计图的建筑类期刊,我也经常带着速写本去资料室抄绘和勾画自己喜欢的设计方案。进入高年级,本专业的课程多了起来,便开始在资料室寻找与城市规划有关的资料,这时一份名为《国外城市规划》的期刊引起了我的注意,开始只是不经意地翻翻,却一下就被她宽广的视野和新鲜的内容吸引了,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认知世界的大门。令我惊喜的是,在期刊里还发现了一些熟悉的本学院老师的名字,郭恩章、金广君、刘德明……他们是首批被建设部到美国MIT修城市设计的学者,回国后在《国外城市规划》发表了一系列与城市设计关的论文。这更增加了我对这份期刊的兴趣,我开始格外关注她,将她作为自己专业学习的必读期刊。进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后,对《国外城市规划》已是每期必读,不断从中获取宝贵的专业信息和国际研究动态。


成为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师之后,由于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我更加注重对期刊中学术信息和越来越多知名学者研究的紧密追踪。在赴国外进修或是参加国际会议之余,有意识地参照《国外城市规划》曾经刊登的一些论文案例信息按图索骥地进行专业考察,受益匪浅。对我而言,这份期刊俨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专业学习平台和不可或缺的“学术伙伴”,我也开始萌生给这本期刊投稿的愿望。


记忆中第一次投稿的经历令人难忘。那时我开始从事寒冷气候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尝试将一篇具有国际视角的综述文章投递到期刊,在紧张的期盼和等待中接到了编辑部的电话,得知文章可以发表,而且还希望我提供国外访学期间拍摄的照片配上简短的文字为期刊提供封面和封底,为此我兴奋了很长时间。虽然文章仅仅是对一些发达国家在寒地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经验探讨,照片和配文也谈不上多少学术性,但是在我看来,那真的是对一位青年城市规划学者莫大的支持和鼓励,那份激动至今依然难忘。随着之后一篇篇论文被期刊录用发表,我在专业和学术研究上的自信也逐渐增强。《国际城市规划》陪伴着我从一名青涩的讲师逐渐成长为指导学生研究和写作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我自己也从对《国际城市规划》的研读到在课堂教学和科研指导过程中将这份杂志推荐和分享给学生们同修共学。


不知不觉中,这份期刊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季刊变为双月刊,印刷更加精美,内容和信息变得更加丰富;名称由《国外城市规划》变为《国际城市规划》,更加具有国际视野和学术影响力;越来越多国际知名学者的名字出现在期刊作者的行列中,彼得·霍尔(Peter Hall)、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等世界知名学者的介绍和访谈令人耳目一新;收录的论文除了早期较多的编译文章之外,高质量的原创和主题论文也在不断增多;开设了杂志同名微信公众号,有了更多的栏目和灵活的推广渠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由单纯的读者转变为具有双重身份的读者和作者,之后更荣幸地成为期刊编委,成为期刊大家庭的一员,家中书架上一本本《国际城市规划》一直无声地陪伴和见证着我在专业和学术道路上的成长。


从1979年创刊到现在,《国际城市规划》已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40个春秋,获得了辉煌的成绩和业内良好的口碑,我也很有幸能够融入她的发展历程。衷心地感谢《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不同时期各位编辑、编委们为这本杂志的辛苦付出,并真诚地祝愿杂志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城乡规划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创新!再续辉煌!


作者:冷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阅读

袁媛:亦师亦友,一路相伴——纪念《国际城市规划》创刊40周年

罗震东:学术是坚持,兴趣,信仰——《国际城市规划》创刊40周年之际的谢与思

郑德高:UPI,仰望星空的窗口


排版: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